2024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肿瘤类器官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1日,肿瘤类器官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圆满举行。本次论坛作为2024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办、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协办。论坛汇聚了近20位院士及500位医研企政资专家,集中展示了肿瘤类器官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进展,为与会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由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树滨教授、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汪丰共同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教授、南京市中医院樊志敏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贾永峰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海霞教授、东南大学/艾玮得生物CTO陈早早教授、邦盛资本董永恒总监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汪丰副院长主持开幕式,王树滨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通过深入交流推动肿瘤类器官技术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树滨教授作了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指导精准化用药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指出肿瘤类器官可以最大程度模拟组织器官功能,为精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中国科学院高栋教授分享了类器官库构建与肿瘤精准治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前列腺癌、胰腺癌类器官构建及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南京市中医院樊志敏教授详细介绍了结直肠癌类器官样本库的建设成果,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结直肠癌提供了新思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海霞教授报告了卵巢癌类器官在个性化药物筛选中的探索性研究,证实了类器官在预测化疗反应方面的潜力。东南大学陈早早教授则重点探讨了肿瘤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价值。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范世强展示了其专利成果《一种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病灶上的NK免疫细胞及其制作方法》,该技术通过优化NK细胞制备流程,为肿瘤局部免疫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在随后举行的TBM医研企座谈会上,汪丰副院长与王树滨教授、王海霞教授、陈早早教授和邦盛资本董永恒总监围绕肿瘤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肿瘤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技术在新药开发、精准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需要在标准制定、产业链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工作,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肿瘤类器官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产业化成果。随着产学研医各界的持续努力,肿瘤类器官技术必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更精准、有效的诊疗方案,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