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NineGame Sports)官方网站-九游最全赛事平台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九游体育
欢迎访问九游体育官网!距离展会开幕还有:212天 2025年3月5-7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

  作为亲历过跨境IP案件的通力律师团队,我们剖解WAIC明星展品的专利布局,揭示——阿里如何用专利将智能眼镜产品融入生态;XREAL海外专利布局如何匹配产品的海外销售;李未可“轻专利重组合”的生存智慧。希望为行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

  当展会灯光熄灭,专利战场硝烟骤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炫目展台背后,一场专利暗战已然爆发——伴随着夸克AI眼镜、Rokid Glasses等智能眼镜产品的亮相,美国INGENIOSPEC已对9家中国智能眼镜企业发起337调查[1]。血淋淋的真相是:没有专利护航的技术创新,等于向对手敞开诉讼大门。作为亲历过跨境IP案件的通力律师团队,我们剖解WAIC明星展品的专利布局,揭示——阿里如何用专利将智能眼镜产品融入生态;XREAL海外专利布局如何匹配产品的海外销售;李未可“轻专利重组合”的生存智慧。希望为行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

  阿里巴巴在大会期间重磅推出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与夸克最新AI能力,覆盖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多元应用场景。该眼镜以轻薄设计贴近日常眼镜形态,采用透明光波导镜片,支持全天候多场景使用,配合可更换电池实现24小时续航,堪称“超级AI助手”。[2]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大厂,阿里生态内产品众多,自然也积累了数量极多的专利,据公开渠道查询,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将近7万件的专利布局。阿里巴巴所拥有的AI交互、硬件设计、生态融合、视频处理等专利均可以成为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应用技术,经过筛选,这些潜在可应用技术的专利数量约有870件,将作为此次阿里专利透视的样本。AI专利申请量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期始于2017年,从阿里的专利申请趋势也可以看出端倪,2017年的专利申请量超过2016年两倍有余,并在2018年攀上顶峰。但从2019年开始专利申请量逐年下降,该趋势与阿里全部近7万件专利的申请量趋势相吻合,推测一方面是在官方强调提升专利质量的背景下,阿里的专利布局策略转向高价值专利布局,从而降低了部分专利申请量,另一方面在拥有庞大专利数量的情况下,专利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大幅增加,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控制专利申请的数量成为阿里专利布局策略的一部分,这一点也可以根据阿里的专利有效率得出类似的结论。从专利布局的国家地区来看,阿里巴巴专利布局以中国为核心,辐射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欧美日韩等科技前沿市场重点布局,且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亦有少量布局,强化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力。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1)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2)

  九游体育官网

  Rokid Glasses致力于让AI眼镜在涵盖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的同时,拓展更多实用场景,其背后亦有阿里生态加持,与高德地图、支付宝深度合作,支持导航指引与“看一眼”支付。不过,Rokid Glasses更聚焦特定场景下的智能交互,如跨语言无缝交流、实时歌词提词等,凸显差异化体验。[3]

  Rokid公司自2020年起便在智能眼镜领域布局专利,截止目前已积累有300余件专利申请,总体上数量可观。从申请时间趋势来看,Rokid公司自2014年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从2020年底开始发力,至2024年以稳定的专利申请量持续布局,这一阶段,Rokid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2021年发布的消费级AR智能眼镜Rokid Air、2023年发布的Rokid Max,再到2024年发布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为其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从专利布局质量来看,Rokid公司的整体表现亮眼,过往申请的专利授权率较高,这既得益于公司的技术积累,也说明公司专利申请注重质量把控,并且专利全方位覆盖图像算法、硬件电路、眼镜结构、外观设计及产品周边等等,对产品形成了严密的保护。此外,Rokid公司已有意识地通过PCT途径进行了海外布局,但数量较少,据Rokid公司官网介绍,其产品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因此海外专利布局亟需跟上产品的海外销售布局,以进一步巩固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3)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4)

  XREAL One Pro是XREAL公司在延续前代超轻机身与1080p Micro-OLED显示优势基础上,通过全新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技术,首次在轻薄AR眼镜中实现57°超大视野,可视面积较上代提升超63%,视野更为宽阔纯净。并且,产品搭载XREAL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AR眼镜定制X1空间计算芯片,实现3毫秒超低延迟,配合原生3DoF/6DoF交互,支持多设备无缝连接,让用户可在虚拟大屏上多任务并行,大幅提升工作娱乐效率。[4]

  XREAL公司成立于2017年,成立之初便具备了极强的专利意识,启动了专利布局,随后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至2021年达到顶峰。该申请规律符合XREAL公司的发展史,其于2020年在无锡开设光学研发制造中心,研发能力大幅提升,至2022年推出XREAL Air,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研发成果,因此布局了较多专利进行保护。2022年至今,XREAL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呈现平稳态势,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在完成前期的技术积累后,研发进入稳定期。XREAL公司官网显示,XREAL自成立以来不断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这一点也在其专利申请策略上有所体现,截至本文撰写之日,经公开渠道检索到XREAL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申请专利771件,布局的国家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欧洲、美国、加拿大等等。综合来看,XREAL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并且围绕其核心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利布局,相信XREAL公司能够在百镜大战中厚积薄发,最终赢得市场。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5)

  九游体育官网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6)

  Halliday Glasses由Halliday公司和Gyges Labs联合打造,采用Gyges Labs的DigiWindow™技术,将光学模组巧妙藏于镜框,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却能在视野右上角投射3.5英寸虚拟屏,且不遮挡视线、抗户外光干扰,更兼容全类型处方镜片,无需特殊定制。这款眼镜以三大突破重塑行业标准:28.5g超轻机身仅为竞品一半,12小时续航满足全天使用,业内首款可配镜的智能显示眼镜。其搭载的主动式AI助手能智能感知对话场景,无需唤醒即输出关键信息;配合隐形手势操控戒指,信息获取悄然无痕。从实时翻译到会议提要,Halliday让智能化体验真正融入日常,成为近视用户的“无感智能伴侣”。[5]

  围绕Halliday Glasses布局的专利主要由Gyges Labs申请,申请量70余件,虽然数量不及友商,但均与产品高度相关,尤其是保护了Halliday Glasses最为核心的近眼显示技术。Gyges Labs及其前身深圳市仙瞬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2022年间处于技术起步阶段,专利申请量较少,但2023年和2024年的两轮千万级融资极大地助力了Gyges Labs的研发速度,专利申请量倍数增长,完成了核心技术的积累,该专利申请趋势也与Halliday Glasses的上市时间相匹配,侧面证明了厂商对Halliday Glasses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较好的意识。Halliday Glasses在Kickstarter和Indiegogo两大国际知名的众筹平台上发起众筹,并打破了全球智能眼镜领域的众筹记录,这也代表着Halliday Glasses在发布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市场,结合全球专利布局来看,Halliday Glasses已有3件美国专利申请和3件PCT申请,也印证了Halliday Glasses在未来计划成为国际化智能眼镜产品。Halliday Glasses有着区别于其他竞品的鲜明特点,也着眼于全球市场,在专利布局上还有必要向其他竞争对手追赶,围绕产品形成稳固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在智能眼镜领域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7)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8)

  李未可科技以“产品做减法,AI做加法”为开发理念,以“AI在前硬件在后”为设计原则,推出City音频眼镜与View视频眼镜两款AI穿戴设备,将轻量化设计与智能交互深度融合。City音频眼镜整机仅重33g,续航达12小时,通过钛架材质与人体工学设计实现“无感佩戴”,硬件上做减法,去除冗余功能,而AI能力持续加码,支持93种语言实时翻译、方言与专业术语识别,AI随身记可语音转文字并生成结构化笔记,让智能体验隐形于日常。View视频眼镜搭载骁龙AR1平台与索尼1200万像素摄像头,通过EIS防抖与95°广角实现“轻便高画质”,AI翻译覆盖近180种语言,拍照翻译支持20种语言,直播时长可达40分钟,让AI能力成为创作与沟通的核心驱动力。[6]

  在专利布局方面,李未可科技整体上的申请量不多,根据公开渠道查询,2022-2025年四年间,李未可科技申请专利仅有15件。在技术领域方面,李未可科技并未布局较多的硬件专利,而是以智能交互系统作为重点布局的技术领域,这一点也符合李未可科技在产品研发上的方向选择,即“AI在前”。可能正是出于李未可科技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设计理念,从李未可科技整体持有的知识产权资产来看,虽然专利数量并不多,但其核心技术“李未可大模型算法”已完成算法备案,并围绕“李未可”申请了大量商标,还为旗下的数字人形象登记了美术作品,另外还有多件产品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可见李未可科技在明确了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对知识产权布局策略也有清晰的认知,以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对独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了相应的部署。

通力知产AI眼镜专利攻防战:从技术卡位到出海护航(图9)

  智能眼镜的竞争本质是知识产权体系化能力的较量。从WAIC 2025参展企业可见:

  战略同步性:专利布局必须与研发节奏、产品迭代深度咬合,形成“技术-产品-专利”闭环;

  全球防御性:单一市场专利覆盖无法抵御出海面临的风险,需通过PCT、核心专利组合构建中美欧日韩多维护城河;

  差异化路径:企业应依据定位选择布局策略——头部玩家强化标准必要专利,新锐企业可采用“专利+软著+算法备案”组合防御。

  在技术深水区与全球化竞争叠加的当下,唯有将知识产权战略前置为创新基础设施,方能在智能眼镜的星辰大海中行稳致远。

  [4]证券时报《XREAL新品One Pro迎来中国首秀 打造“下一代计算平台”》,

  [5]澎湃新闻《对话 Halliday:新消费美瞳头牌moody能靠AI眼镜实现跃级吗?》,

  [6]证券时报《专访李未可科技创始人茹忆:眼镜是AI时代的入口 正在突破硬件轻量化瓶颈》,